教学成果

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浙江大学本科紧缺课程建设项目申报的通知

来源:本科生院办公网 作者:姚晟 时间:2024-01-18 阅读量:14

 为适应教育改革新趋势和人才培养新需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本科教育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经研究,学校组织开展2024年度浙江大学本科紧缺课程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类型及要求

(一)“AI+”计算机类公共课程

积极响应数字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服务国家战略需要,通过新建课程或升级改造原有课程,建设一批“AI+”计算机类公共课程,进一步丰富计算机类通识课程,提升学生计算机素养。新建课程先作为通识选修课程开设,课程开设一轮后,学校根据课程运行、适用对象、教学评价、师资条件等情况进行评定,优秀的可纳入计算机类通识必修课程;升级改造原有课程的,验收通过后,经评定优秀的可纳入计算机类通识必修课程,个别已具备优良基础的课程经评定可直接纳入计算机类通识必修课程。课程设计应不少于2学分,建议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30%

1. AI类通识课程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内容,新建适应多专业需求的基础型通识课程或技术型通识课程,或根据数字时代新要求对已有课程进行升级改造,培养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等基础知识和应用新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AI+ X”(“X+AI”)类通识课程

结合不同专业内容,基于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专业的深度交叉融合,鼓励各院系有一定人工智能背景的专业教师新建“AI+ X”(“X+AI”)类通识课程,或对已有课程进行升级改造,体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专业中的融合与应用,使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等基本概念,强调人工智能在学科交叉中带来的新背景、新理论、新视野、新技术和新方法等。

(二)“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系列课程

充分发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的育人作用,全面深入挖掘“大系”育人资源,围绕“大系”成果新建系列专题课程,或有机融入“大系”成果升级改造现有课程,提升学生的学术视野、文化修养和审美素养。课程设计应不少于2学分。

1.“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专题课程

以“大系”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结合“大系”研究项目、“大系”讲座等,深度挖掘“大系”中丰富元素,基于中华传统文化、诗词书画、农耕文明、园林建筑等内容,新建“大系”专题课程。

2. 有机融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元素的课程

升级改造原有课程,探索采用多种形式在教学中加强对大系成果的应用,如课堂直接运用、作为教学案例、作为课程思政融入点、作为课程参考资料、或结合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特设展进行现场教学等,将“大系”成果有机融合到课程教学之中,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

(三)劳动教育通识课程

深度挖掘不同类型的劳动元素,面向全校本科生新建实践体验性劳动教育通识课程,组织学生在劳动场所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经历生产过程,体会劳动创造价值。课程内容应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使学生在生产实践、动手实践中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技能和劳动技术,学会使用工具,积累职业经验,培育劳动情怀。课程设计不少于32学时。

二、申报要求

1. 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教学效果好。

2. 申报流程

由项目负责人向学院(系)提交各项目申报书(附件1),学院(系)认真审核、排序并签字、盖章。请学院(系)于2024226日前将申报书、汇总表(附件2)的电子版发送至tsjyzx@zju.edu.cn,签字盖章的纸质版交至教务处通识教育中心(东1B-116)。学校将根据申报情况组织评审。

三、验收要求

1. 新建课程立项项目需于2024年底前开课(其中通识新开课程需通过学校评审)。

2. 升级改造课程立项项目需在2024年度至少完成一轮教学实践,并提交项目总结报告。

3. 验收通过的项目方可被列为校级教改项目。

四、支持保障

1. 学校提供课程建设经费支持,新建课程支持3万元,升级改造课程支持1万元。

2. 鼓励学院(系)结合项目实际制定配套激励政策,充分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联系人:刘老师 88206095

                姚老师 88206015

 

 

附件:

附件1.浙江大学本科紧缺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docx

附件2.浙江大学本科紧缺课程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xlsx

 

本科生院  

  2024118